色婷婷五月在线精品视频丨妇女bbbbb撒尿正面视频丨卡1卡2卡3国产精品丨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丨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久久av篠田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經濟開發區新聞 >

創國家級經開區設綜保區江津外向型經濟發展升級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25 點擊:

  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江津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4.2%,其中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6億元,增長12.2%;201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650億,工業園區產值列全市區縣特色園區第一。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實施,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開放型經濟向更高水平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日益完善等,為江津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
  
  江津如何把握新的機遇乘勢而上?昨日,市人大代表、江津區委書記陶長海在接受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江津在“十三五”期間具有“十大增長點”。
  
  有望在江津建設
  
  我市第三個綜合保稅區
  
  重慶商報:今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對于未來五年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江津今年有哪些重要的舉措?

  
  陶長海:在去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提交了一份關于支持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全團建議,其中就包括了關于將江津工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經開區的建議。以此為契機,江津將全力加快創建國家級經開區步伐,推動江津工業產生質和量的巨大飛躍,雙福、珞璜、德感三大工業園將在“十三五”均建成千億級工業園。
  
  同時,江津推進在珞璜工業園內設立綜合保稅區,建設海關及檢驗檢疫機構,并力爭年內落地,這也將是全市第三個綜合保稅區,將有力地拓展江津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江津的經濟也將加快向外向型經濟轉變,為全市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
  
  將成為泛亞鐵路新節點
  
  重慶商報:我們知道,在建的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項目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特大件和散貨物流基地,建成后將帶來什么發展機遇?

  
  陶長海: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是我們積極響應黨中央“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重慶市“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大舉措,也是服務“渝新歐”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力抓手。
  
  成都鐵路局在珞璜布局建設重慶最大的特大件和散貨物流基地,以珞璜樞紐為節點,通過渝黔鐵路、滬昆鐵路連接昆明,通達東南亞各國,連接泛亞鐵路和“渝新歐”鐵路,并快速輻射西南各省。該項目將擴充渝黔鐵路貨運功能,使鐵路、公路、水運三種交通工具在珞璜工業園高度融合,實現聯運共贏、降低物流成本,為珞璜工業園提供強有力的物流支持。項目將與“渝新歐”的起點站團結村形成南北互補格局,貴州、云南、廣西等西南地區以及重慶市南部的貨物都將在珞璜實現集散。
  
  該項目將建成到發線10條,貫通式貨物線6條,盡端式貨物線9條,一期年到發貨運量1000萬噸,計劃2016年12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遠期將建成年到發貨運量1500萬噸的鐵路樞紐。珞璜水公鐵聯運交通物流樞紐的打造和二環周邊專業市場群的形成,將為江津商貿物流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江習高速年內通至四面山
  
  主城市民1小時上山
  
  重慶商報:江津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位于二環周邊,處在都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的“粘連地帶”,江津如何做好城市發展新區的“前沿口岸”這篇文章?

  
  陶長海:今年,連接江津幾江城區與濱江新城的幾江長江大橋將通車,將形成幾江德感“一江兩岸”城區為中心,雙福、珞璜、支坪為組團的城市格局。
  
  與此同時,軌道交通延長線江津段已經開工,建成后半個小時就可以從江津跑進主城;起于江津珞璜的重慶市鐵路樞紐東環線建成后,可以向坐公交車一樣往來于江津與重慶主城之間,將進一步增強江津與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之間的聯系,江津城市“融城”步伐加快,讓江津城區融為“重慶大都市區”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三軍醫大學新校區“三合一”項目的全面建設和建成,將帶動支坪組團快速開發建設。江津將依托第三軍醫大學新校區,建設西南地區有較強影響力和區域特色的“健康休閑之城”。
  
  有著四面山旅游“大動脈”之稱的江習高速公路將在今年年底建成江津至四面山段,屆時從南岸區茶園出發,到四面山也就110公里左右的車程,重慶到四面山車程縮短至1小時。
  
  今年喝上江津富硒水
  
  力爭全年富硒產業產值達40億

  
  重慶商報:江津的富硒產業,經過幾年的打造,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江津將如何做響富硒品牌,增強富硒特色效應?
  
  陶長海:今年重點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富硒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培育富硒糧油、花椒、茶葉、蔬菜、果品、畜禽、水產等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富硒農產品深加工,開發富硒農產品名優品種,打造一批富硒生態產業園,促進富硒產業與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力爭全年富硒產業產值達40億元。比如,我們已引進了有實力的開發商,開發高端富硒水,預計今年3月動工,10月建成投產。
  
  不久前,重慶糧食集團與江津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規劃在江津種植富硒水稻5萬畝,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關生產和銷售。該基地將嚴格選址,生產過程中將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從源頭保證富硒、有機、綠色、健康品質。待3年的有機種植轉換期結束后,市民將真正品嘗到該基地生產的高品質富硒有機綠色大米。
  
  此外,將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在浙江“趕街網”的指導下,發展壯大“重慶富硒網”,建設由區級運營中心、29個鎮級服務站、200個村級服務網點組成的三級農村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江津的大量農產品尤其是富硒農產品將銷售到廣闊的網上集市,徹底打通農產品進城的“最后一公里”瓶頸。
  
  加快大都市區基礎設施
  
  實現互聯互通
  
  重慶商報: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您今年最關注的是哪一方面的問題呢?

  
  陶長海:我比較關注大都市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問題。以江津雙福新區為例,與都市功能拓展區的九龍坡區白市驛、金鳳等一衣帶水,離大學城也只有10公里的距離,市委、市政府在《關于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的意見》中專門提出,“推動江津幾江—雙福片區在規劃建設管理方面與都市功能拓展尋求有機銜接,密切與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之間的交通連接,引導其更多地參與主城產業分工和功能分擔”。
  
  但是雙福與這些地區的交通還存在很多斷頭路,無法實現互聯互通,我們希望從市級層面來加快粘連地帶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讓重慶大都市區能夠真正互聯互通起來,統籌優化主城區、城市發展新區功能定位和資源配置,引導人口、產業、重大基礎設施等合理布局,推動大都市區整體融合發展。


主頁 > 新聞中心 > 經濟開發區新聞 >

創國家級經開區設綜保區江津外向型經濟發展升級

2016-01-25 來源:未知 點擊:

  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江津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4.2%,其中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6億元,增長12.2%;201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650億,工業園區產值列全市區縣特色園區第一。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實施,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開放型經濟向更高水平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日益完善等,為江津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
  
  江津如何把握新的機遇乘勢而上?昨日,市人大代表、江津區委書記陶長海在接受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江津在“十三五”期間具有“十大增長點”。
  
  有望在江津建設
  
  我市第三個綜合保稅區
  
  重慶商報:今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對于未來五年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江津今年有哪些重要的舉措?

  
  陶長海:在去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提交了一份關于支持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全團建議,其中就包括了關于將江津工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經開區的建議。以此為契機,江津將全力加快創建國家級經開區步伐,推動江津工業產生質和量的巨大飛躍,雙福、珞璜、德感三大工業園將在“十三五”均建成千億級工業園。
  
  同時,江津推進在珞璜工業園內設立綜合保稅區,建設海關及檢驗檢疫機構,并力爭年內落地,這也將是全市第三個綜合保稅區,將有力地拓展江津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江津的經濟也將加快向外向型經濟轉變,為全市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
  
  將成為泛亞鐵路新節點
  
  重慶商報:我們知道,在建的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項目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特大件和散貨物流基地,建成后將帶來什么發展機遇?

  
  陶長海: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是我們積極響應黨中央“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重慶市“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大舉措,也是服務“渝新歐”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力抓手。
  
  成都鐵路局在珞璜布局建設重慶最大的特大件和散貨物流基地,以珞璜樞紐為節點,通過渝黔鐵路、滬昆鐵路連接昆明,通達東南亞各國,連接泛亞鐵路和“渝新歐”鐵路,并快速輻射西南各省。該項目將擴充渝黔鐵路貨運功能,使鐵路、公路、水運三種交通工具在珞璜工業園高度融合,實現聯運共贏、降低物流成本,為珞璜工業園提供強有力的物流支持。項目將與“渝新歐”的起點站團結村形成南北互補格局,貴州、云南、廣西等西南地區以及重慶市南部的貨物都將在珞璜實現集散。
  
  該項目將建成到發線10條,貫通式貨物線6條,盡端式貨物線9條,一期年到發貨運量1000萬噸,計劃2016年12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遠期將建成年到發貨運量1500萬噸的鐵路樞紐。珞璜水公鐵聯運交通物流樞紐的打造和二環周邊專業市場群的形成,將為江津商貿物流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江習高速年內通至四面山
  
  主城市民1小時上山
  
  重慶商報:江津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位于二環周邊,處在都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的“粘連地帶”,江津如何做好城市發展新區的“前沿口岸”這篇文章?

  
  陶長海:今年,連接江津幾江城區與濱江新城的幾江長江大橋將通車,將形成幾江德感“一江兩岸”城區為中心,雙福、珞璜、支坪為組團的城市格局。
  
  與此同時,軌道交通延長線江津段已經開工,建成后半個小時就可以從江津跑進主城;起于江津珞璜的重慶市鐵路樞紐東環線建成后,可以向坐公交車一樣往來于江津與重慶主城之間,將進一步增強江津與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之間的聯系,江津城市“融城”步伐加快,讓江津城區融為“重慶大都市區”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三軍醫大學新校區“三合一”項目的全面建設和建成,將帶動支坪組團快速開發建設。江津將依托第三軍醫大學新校區,建設西南地區有較強影響力和區域特色的“健康休閑之城”。
  
  有著四面山旅游“大動脈”之稱的江習高速公路將在今年年底建成江津至四面山段,屆時從南岸區茶園出發,到四面山也就110公里左右的車程,重慶到四面山車程縮短至1小時。
  
  今年喝上江津富硒水
  
  力爭全年富硒產業產值達40億

  
  重慶商報:江津的富硒產業,經過幾年的打造,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江津將如何做響富硒品牌,增強富硒特色效應?
  
  陶長海:今年重點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富硒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培育富硒糧油、花椒、茶葉、蔬菜、果品、畜禽、水產等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富硒農產品深加工,開發富硒農產品名優品種,打造一批富硒生態產業園,促進富硒產業與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力爭全年富硒產業產值達40億元。比如,我們已引進了有實力的開發商,開發高端富硒水,預計今年3月動工,10月建成投產。
  
  不久前,重慶糧食集團與江津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規劃在江津種植富硒水稻5萬畝,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關生產和銷售。該基地將嚴格選址,生產過程中將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從源頭保證富硒、有機、綠色、健康品質。待3年的有機種植轉換期結束后,市民將真正品嘗到該基地生產的高品質富硒有機綠色大米。
  
  此外,將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在浙江“趕街網”的指導下,發展壯大“重慶富硒網”,建設由區級運營中心、29個鎮級服務站、200個村級服務網點組成的三級農村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江津的大量農產品尤其是富硒農產品將銷售到廣闊的網上集市,徹底打通農產品進城的“最后一公里”瓶頸。
  
  加快大都市區基礎設施
  
  實現互聯互通
  
  重慶商報: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您今年最關注的是哪一方面的問題呢?

  
  陶長海:我比較關注大都市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問題。以江津雙福新區為例,與都市功能拓展區的九龍坡區白市驛、金鳳等一衣帶水,離大學城也只有10公里的距離,市委、市政府在《關于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的意見》中專門提出,“推動江津幾江—雙福片區在規劃建設管理方面與都市功能拓展尋求有機銜接,密切與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之間的交通連接,引導其更多地參與主城產業分工和功能分擔”。
  
  但是雙福與這些地區的交通還存在很多斷頭路,無法實現互聯互通,我們希望從市級層面來加快粘連地帶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讓重慶大都市區能夠真正互聯互通起來,統籌優化主城區、城市發展新區功能定位和資源配置,引導人口、產業、重大基礎設施等合理布局,推動大都市區整體融合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光泽县| 永安市| 佛冈县| 陇西县| 静海县| 华宁县| 太谷县| 饶阳县| 奈曼旗| 兴文县| 独山县| 马尔康县| 辽阳市| 剑阁县| 三门峡市| 金阳县| 汤阴县| 施甸县| 庐江县| 白玉县| 扎赉特旗| 大新县| 云浮市| 祁连县| 浮梁县| 建瓯市| 武定县| 葵青区| 红河县| 麦盖提县| 准格尔旗| 阿克| 乃东县| 辛集市| 普安县| 德清县| 凤山县| 温州市| 犍为县|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