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五月在线精品视频丨妇女bbbbb撒尿正面视频丨卡1卡2卡3国产精品丨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丨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久久av篠田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濱海高新區出臺貫徹落實《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工作方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6-14 點擊:

  為加快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依托高新區企業服務專員制度,立即開展為期10天(6月7日-6月16日)的“送政策、收問題、解難題、穩主體”專項行動。各部門對照舉措清單,以最快速度給企業“送政策”,在6月16日之前,完成高新區3350家企業走訪,加強政策解讀、輔導和宣貫,推進行動方案落實、落細。開展“收問題”活動,制作問題收集清單,從企業經濟問題、經營發展問題、意見和建議三方面對企業面臨的困難或問題進行梳理,全面推動解決企業困難。
 
  《措施》共6個方面25項92條,主要包括全面落實國家財政政策、用足用好貨幣金融支持政策、穩投資促消費擴大內需、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政策、穩定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政策、兜牢民生保障底線等。
 
  一、全面落實國家財政政策
 
  (一)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擴圍政策
 
  ?繼續推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留抵退稅進度。對4、5月尚未申請退稅的納稅人,逐戶再次確認納稅人是否符合退稅條件,積極引導有意愿的納稅人辦理退稅。發揮青年質效服務團隊作用,推動大型企業以及預計新增的7個行業的留抵稅額退稅進度。對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加強宣傳和納稅輔導,合理引導大型企業自6月1日起申請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確保留抵退稅退得快、退得準、退得穩、退得好。
 
  ?進一步加強資金統籌力度,與稅務局加強配合,強化留抵退稅專項資金管理,做好庫款監測,嚴格落實庫款保障要求,統籌調度安排退稅資金,確保退稅資金需求,保障各項退稅工作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二)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并擴大支持范圍
 
  ?加強專項債項目統籌推動力度,督促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依照今年已下達專項債券限額根據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的目標統籌推動,依照市財政統一部署,對2022年專項債券項目實行全過程、穿透式監督管理。
 
  ?積極謀劃擴圍專項債儲備項目,做實前期準備、提升項目質量,深化發行方案,確保項目入庫和爭取債券額度。
 
  ?嚴格落實市財政下達全年專項債券額度,加快優化申報項目,做實項目準備、嚴格審核把關、規范申報程序,確保完成全年專項債券發行額度和進度目標。
 
  (三)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
 
  ?督促引導轄區內注冊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風險控制范圍內擴大對特定行業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配合銀行做好放款。
 
  ?鼓勵市場化融資擔保機構在區內注冊,督促企業在區內合規經營,對推出抗疫貸、復工復產貸、首貸易、轉貸易、定單貸、專精特新信貸等產品的融資擔保機構推薦市金融局申請獎勵。
 
  ?積極幫助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爭取相關費率補貼政策,解決業務開展中的困難,幫助融資擔保機構申請使用天津市融資擔保發展基金。
 
  ?建立區內“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
 
  (四)政府采購繼續向中小企業傾斜
 
  ?政府采購繼續向中小企業傾斜。根據全市政策調整情況,按要求及時完善落實相關舉措,確保面向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提高至10%—20%,且一般應按上限予以扣除。
 
  ?對高新區中小微企業首次認證的基礎三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對認證合同的60%予以計劃幫扶。
 
  ?200萬元以里的貨物和服務采購項目、400萬元以里的工程采購項目全面面向中小企業采購,超過上限的,預留該部分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4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
 
  (五)擴大實施社保費緩繳政策
 
  ?落實全市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符合緩繳條件的企業提出申請,填寫《特困行業企業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申請表》,社保經辦機構根據市場監管部門登記行業進行審核。
 
  ?積極與區人社局、區社保分中心配合,執行好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繼續鞏固企業繳費“網上辦”、個人繳費“掌上辦”工作成果,加大宣傳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推廣力度,努力讓各類“非接觸式”繳費渠道成為繳費人的首選項。
 
  (六)加大穩崗支持力度
 
  ?優化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根據國家、天津市部署,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大型企業按上年度企業及其職工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返還;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按90%比例返還。實行“免申即享”經辦模式,通過大數據比對方式篩選符合條件單位,公示后直接撥付用人單位。
 
  ?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按每人1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擴崗補助,同一畢業生在不同企業就業只發放一個企業,與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不重復享受,政策執行期限至今年底。積極探索“免申即享”經辦模式。
 
  二、用足用好貨幣金融支持政策
 
  (七)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
 
  ?加強高新區內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政策推廣和對接,通過銀企對接會、公眾號宣傳、雙萬雙服等多種形式進行政策推廣,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針對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加強應收賬款融資的推廣,與區內法人銀行連同建立白名單,支持企業簽發商業承兌匯票,鼓勵銀行予以貼現支持。
 
  ?面向中小微企業,深入推廣國家和天津市“信易貸”平臺,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通過平臺獲得金融機構信用貸款產品。
 
  ?通過服務專員平臺,每月定期與企業溝通,了解企業融資需求,并且及時與企業取得聯系,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八)支持企業掛牌上市
 
  ?做好濱海新區上市補貼資金政策宣講,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納入濱海新區上市企業庫,定期走訪跟進后備企業上市進程,及時了解困難和問題,協調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上市資金補貼,盡快將資金撥付到位。
 
  ?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根據企業上市前后不同階段累計給予資金獎勵。對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企業給予獎勵,并提供“一企一議”定制化服務。
 
  ?做好濱海新區上市補貼資金政策宣講,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納入濱海新區上市企業庫,定期走訪跟進后備企業上市進程,及時了解困難和問題,協調相關部門。
 
  三、穩投資促消費擴大內需
 
  (九)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
 
  ?“以函代證”保障“拿地即開工”。面向高新區產業項目,采取函證并行辦理。以建設單位自愿的方式,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過程中分別制發《前期工作意見函》、《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和《施工登記意見函》。建設單位依據有關函件即可展開用地、規劃、勘察、設計、評估、招標投標等前期工作,待相關條件齊備后即可提前開工建設,并在承諾時限內完成正式手續辦理。
 
  ?充分應用渤龍湖片區“區域能評”和“環境影響現狀評估成果”,簡化工程建設項目能評、環評審批手續。深入實施行政審批“一窗通辦”改革,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的標準化、透明化、同步化水平,實現建設、城管、環保、交通、水務、安監、公共事業、建筑從業八大領域和政務服務辦職責范圍內全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一窗通辦”。應用“以函代證”“容缺后補”“承諾制辦理”等便利化服務措施,加大項目支持服務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推行代辦服務3.0版,實施重點招商企業和項目“導辦、幫辦、代辦、兜辦”四辦機制,組建9個招商服務定向工作組,提前介入招商項目,為項目單位提供技術支撐和審批服務。
 
  ?聯合交底與聯合預審。各部門在項目簽訂投資協議后,立即對企業開展聯合交底,一次性提供企業辦理行政審批手續所需資料;在方案設計階段,提前介入、聯合審查,一次性提出專業意見和注意事項。依據該政策,有效避免了“反復提意見、反復改方案”的問題,提高了審批效率,對“拿地即開工”政策形成了良好的補充。
 
  ?《高新區規劃建設服務包》。在開展聯合交底的同時,為企業提供《高新區規劃建設服務包》,包含“規劃審批明白書”、“海綿城市明白書”、“臨時規劃條件”、“片區脫密控規”、“片區初勘報告”等政策、技術性文件,對審批要求進行一次性告知,并通過提供設計所需基礎資料,幫助企業提前開展工程設計工作。
 
  ?輔助策劃服務。進一步前置服務,針對性解決產業項目前期階段設計方案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可行性不強的問題。組織專業機構全面幫助企業開展前期設計,輔導企業優化拿地策劃方案,“帶策劃”進入評審供地程序。可提前了解企業訴求及生產工藝,預研項目安全、環保風險,優化選址位置,合理規劃布局,并加強畝均稅收、產出強度等經濟指標的管理,及時生成策劃建設方案,進一步輔助全委決策。
 
  ?地下管線數據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實現地下管線實時更新,為施工單位提供準確的地下管線圖紙指導施工,有助于保障城市地下管線安全運行,并提出免費為建設單位提供地下管線測繪全流程服務,加快項目落地速度,符合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配合津濰高鐵、京濱高鐵南端工程開展高新區段管線切改、高新區內與高鐵同步實施工程的策劃與實施,不斷提升濱海西站客運主樞紐地位,提升海洋科技苑的交通綜合配套能力。
 
  ?配合軌道交通Z2線一期工程建設,開展規劃調整、征地、管線切改、同步工程實施協調工作,提升渤龍湖科技園綜合交通配套能力。
 
  (十)擴大民間投資
 
  ?根據工信部的申報要求和濱海新區的具體工作規定,組織區內企業開展政策宣貫、企業通知、材料收集、形式初審、轉報上級部門等工作。
 
  ?根據工信部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申報要求(涉密),開展申報服務工作。
 
  ?根據工信部及市工信局對于專精特新企業的申報要求,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開展政策宣貫和企業申報工作。
 
  ?協助對接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銀行,重點服務國家高新等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
 
  ?支持區內銀行對科技企業進行融資,通過銀企對接會宣傳無形資產抵押貸款及其他融資支持產品,并且引導科技企業通過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等方式加大創新力度。
 
  ?全面開展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編制,通過調研摸清空置、閑置等土地情況與企業參與城市更新意愿,同步向企業宣介城市更新、工業上樓、新型產業用的、租賃性保障房等政策,鼓勵片區企業自我更新,提高片區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區域品質環境。同步開展城市更新實施方案編制,積極推進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項目,包括重點推動海洋片區環渤海建材市場提升改造,鼓勵社會資本引入新功能、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做好華苑環內停車綜合治理特許經營方式的調整工作,推動華苑竹苑路停車場、海洋寧海路停車樓市場化建設。
 
  (十一)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以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為載體和抓手,打造“科創中國”知識產權生態產業園;充分落實《天津高新區關于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和保護支持辦法》,助力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推動知識產權服務進企業。貫徹落實濱海新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完成“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重點產業園區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知識產權金融“一站式”服務基地等服務載體建設,打造知識產權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高新區企業提供專利技術轉移轉化服務等“家門口”式服務,促進專利成果轉化落地。
 
  ?開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高新區引進中關村“智融寶”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生態體系成功經驗,全力開展“濱海高新智融寶”業務,通過政府與市場風險共擔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融資難題;與銀行合作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推動設立知識產權天使投資基金;搭建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積極探索知識產權公開掛牌便捷交易模式,激勵企業開展知識產權交易,促進專利轉移轉化,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面推動濱海新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跟進優勢產業運營中心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知識產權托管等項目開展進度,落實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支持。
 
  ?打造檢驗機構聚集效應,采取“一對一”幫服模式,引領檢驗機構深入企業實際調研,了解企業所需,提升企業質量攻關,發展和完善更多高質量的企業持續提升產品質量。
 
  ?發展壯大商務秘書公司。研究制定《高新區商務秘書企業管理辦法》及配套的支持政策,進一步規范、優化、提升全區商務秘書公司服務標準,支持引導規范“地址托管免費服務”,同時為企業提供涵蓋企業成長全周期的高附加值服務。
 
  ?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帶領專家團隊入企普及商業秘密保護法律法規,提升企業認知,針對企業實際出具一企一冊診斷書,推動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基地。
 
  ?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工作,打擊嚴重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和侵害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做好政策措施審查工作,維護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支持科技企業培育。落實《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型企業梯度支持政策(“科企六條”)》,對首次通過認定、連續通過認定及外省市整體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未連續認定其后再次申報并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對首次通過評價的天津市瞪羚企業,在市級獎勵資金基礎上,高新區按市級財政撥付資金一定比例給予一次性獎勵。對通過評價的天津市科技領軍培育企業、通過評價的天津市科技領軍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對首次同時達到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研發投入強度5%以上的“雙五”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對首次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排行榜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用于支持企業市場拓展。
 
  ?支持載體孵化建設。充分落實《天津高新區關于加快孵化載體高質量發展的鼓勵辦法》、《關于天津濱海高新區建設運營各類雙創載體房租補貼實施細則》相關要求,提升載體對科技型企業服務能力。
 
  ?推進“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建設。逐步擴大企業創新積分應用場景,全面開展“科創積分貸”推廣應用,支持更多的企業憑積分獲得貸款。
 
  ?鞏固“創通票”支持模式。用好創通票政策工具,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和服務領域;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端建立“創通票”推廣平臺,利用公眾號文章、線上培訓等方式,實現直接有效地宣傳;繼續完善工作流程,高效做好各項服務包的發放、兌現等運營相關工作。
 
  (十二)促進平臺經濟健康規范發展
 
  ?探索實現以互聯網醫院為代表的數字平臺經濟“一企一證”改革工作。做好“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企業備案”等數字經濟相關市級權力事項下放承接工作。為數字經濟企業落戶高新區做好相關政務服務。
 
  ?降低平臺經濟參與者經營成本,引導平臺企業合理確定支付結算、平臺傭金等服務費用。
 
  ?依法高效處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爭議案件。就拖欠勞動報酬、違法超時加班以及變相收取保證金、押金等問題,加大勞動監察查處力度,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建立生活必需品保供體系。依據新區保供工作部署,高新區已制定《疫情期間濱海高新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預案》,成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按要求建立保供三級網格體系,與重點企業簽訂保供協議,時刻保持熱備狀態。對接轄區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建立生活必需品儲備監測機制,梳理形成保供服務明白紙,提供多家大型超市線上平臺采購服務信息,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提升供應效率。
 
  ?開展消費券發放活動。按照新區統一安排,將于2022年6月至10月分期發放覆蓋區內大型商超、大型餐飲、汽車4S店等業態的惠民消費券合計700萬元,以促進大宗商品消費,助力民生消費市場回暖,充分發揮平臺經濟刺激消費作用,拉動社零額恢復性增長。
 
  ?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2022年第20號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天津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濱海高新區)開發的內外貿一體化電商選品平臺——津品優選平臺(www.jmtb2c.com)針對高新區內所屬企業,于2023年底前免收企業平臺入駐費。平臺提供線上選品、交易對接、物流、海外倉、財務整合技術等一體化服務。
 
  ?圍繞信創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區內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組建信創各領域綜合性技術創新中心。
 
  ?鼓勵并協助區內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或平臺企業牽頭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等聯合創新平臺,打造創新產業鏈條,實現核心技術攻關。
 
  ?鼓勵并協助區內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創建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
 
  四、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政策
 
  (十三)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推動國家級風電葉片檢測、研發基地一期,天津環研科技有限公司屋面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重點雙碳項目建設。
 
  ?依托華能集團,加快推進整縣制屋頂光伏建設。
 
  ?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動力電池制造基地、光伏產業園、風電裝備制造園申報濱海新區主題園區;加快出臺高新區新能源產業專項政策。
 
  (十四)支持信創產業發展
 
  ?支持信創產業發展,加快建設“中國信創谷”,充分落實“中國信創谷九條”政策,對于產品新入選國家信創目錄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支持信創企業拓展軟件產品研發、應用遷移、適配測試、信息服務創新在金融、電力、通信、交通、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應用,每年組織評選10個信創應用示范項目,對于項目合同額高于500萬元的,按其項目合同額的5%,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用好規模100億元的信創產業基金,對基金、投資機構等在本辦法有效期內投資高新區信創企業和項目獲得的收益,退出時按其在高新區形成收益部分的3%給予資金獎勵。發布高新區第一批信創產業應用場景清單。
 
  ?發布高新區第一批信創產業應用場景清單,圍繞信創產業生態完善、信創產品推廣應用、信創產業創新服務3方面釋放場景機會,打造中國信息技術創新先行區。
 
  (十五)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加快建設京津冀特色“細胞谷”。支持“細胞谷”申報天津市產業主題園區和濱海新區主題園區;加快出臺《天津濱海高新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鼓勵辦法。
 
  (十六)支持新經濟服務業發展
 
  ?支持新經濟服務業發展,落實《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促進新經濟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辦法(暫行)》,支持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互聯網等平臺型企業(業務規模隨用戶增長擴大、收取平臺服務費用的企業)開放核心應用、內容等平臺能力,為開發者導入用戶、流量、接口、技術、產品推廣等資源。對平臺型企業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鼓勵電商企業集聚發展,對具有ICP(網站經營許可證)認證,經國家和本市認定的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和80萬元的獎勵。垂直化電商平臺、專業化網絡分銷平臺、創新網絡直播平臺類企業,按實繳注冊資本每滿1000萬元,給予20萬元電商投資獎勵,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五、穩定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政策
 
  (十七)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氣等成本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市級政策措施,嚴格落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實施“欠費不停供”政策,緩繳期內免收欠費滯納金。
 
  ?持續開展價格專項檢查,規范清理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行業不合理收費及轉供電不合理加價行為。研究開發轉供電價格監測軟件,將轉供電納入智慧監管體系。
 
  (十八)降低招投標成本
 
  ?在招投標領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險)替代現金繳納投標、履約、工程質量等保證金,鼓勵招標人對中小微企業投標人免除投標擔保。推行采用投標單位基本賬戶辦理保險保函代理保證金的方式,抑制圍標行為。
 
  (十九)推動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房屋租金
 
  ?2022年對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高新區國有房屋減免3—6個月租金。印發《關于高新區區管國有企業落實助企紓困房租減免政策的通知》,定期督導高新區國有企業落實租金減免情況,確保應享盡享。
 
  ?引導國有銀行對實行減免租金的承租人(國有平臺企業、國有企業等)提供優惠利率質押貸款,加大對流動資金和授信額度的支持。
 
  ?按照總局規定,對各類經營性房產業主在疫情期間為受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的,按實際減免月份或折扣比例,相應減免當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對不屬于規定減免對象的中小企業提出減免房租申請的,鼓勵國有企業本著互惠互利、友好協商、規范決策、共渡難關的原則,在能力可及范圍內給予必要幫扶。
 
  (二十)加大困難行業紓困支持力度
 
  ?梳理收到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名單,并且推送至新區金融局及相關金融機構,在新區金融指導下,整理匯總金融服務產品手冊。
 
  ?已摸排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大型餐飲、住宿等批零企業,將在高新區牽頭部門或新區商促局組織下,做好名單梳理推送工作
 
  ?摸排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制定信息登記表,排查、收集七小場所商戶(小食品經營及加工單位、小飯店、小熟食店)困難訴求,反饋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商戶訴求。
 
  ?做好星級酒店、智慧山等產業園區內文化演出單位的排查,摸排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名單。深化企業服務,及時了解市、區以及高新區針對文旅行業相關補貼和扶持政策,特別是減稅降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政策落實。引導智慧山做好企業服務,鼓勵其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做好綜合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減輕園區企業負擔,鼓勵其加大對園區企業的扶持和幫助。
 
  ?完成各個產業鏈鏈長重點企業的銀企對接,協調產業鏈主辦機構進行產品推廣,根據區域內企業特征,引導銀行進行產品創新,支持區域產業發展。
 
  (二十一)優化企業復工達產政策
 
  ?制定疫情嚴重時期濱海高新區應急物資中轉接駁方案,根據需要,限時啟動。
 
  ?對于進出天津市重點物資,配合新區商促局做好重點企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通行證工作,協助高新區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重點外貿企業(非制造型外貿企業)等相關企業,按相關規定向新區、市商務主管部門逐級申請重點企業運輸保障“白名單”企業。對于進出天津市內疫情防控區域的重點物資,已與市商務局建立對接機制,及時協助有需求的重點物資保供企業與市商務局對接,由市商務局與疫情防控區域所在區防疫指揮部對接。
 
  ?精準服務目前列入工信部白名單企業、市級白名單企業,動態監測企業在供應鏈、運輸物流、人員排產、融資需求、研發創新等方面的難點、堵點,確保企業生產安全平穩。
 
  ?開展天津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指引要點傳達及宣貫,指導企業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到人、物料、環境同防,并指導具備條件的企業制定發生疫情時閉環生產應急方案。聚焦信創、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鏈,圍繞供應鏈、運輸物流、融資需求、應用推廣等方面開展撮合對接。
 
  ?在發生疫情時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閉環生產,保障其穩定生產,為有需求的企業復工返崗員工提供“點對點”包車運輸,解決生產企業用工困難。
 
  ?根據市指、區指關于企業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及時更新、制定、下發高新區工業企業疫情防控通知、工作指引,明確企業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發生本土疫情時,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協調企業配合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落實人員管控、核酸檢測、封閉管理等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防治疫情蔓延,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協助有需求企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確保醫療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政府儲備物資、郵政快遞等國計民生物品運輸暢通無阻。
 
  (二十二)積極吸引外商投資
 
  ?組織外資企業參加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指南培訓,鼓勵外資企業申報。
 
  ?就外資企業辦理進口自用設備免稅手續,積極協助企業對接市商務局,并及時為企業辦理“進口自用設備免稅手續”所需《外商投資(公司/合伙企業)初始報告回執》或《外商投資(公司/合伙企業)變更報告回執》。
 
  ?積極服務對接外資企業,宣講天津市綜合性技術創新中心、天津市企業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申報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推動外資企業建設各類研發平臺,推進外資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與天津海關、自貿區前期點對點對津村制藥、三美電機、富通、歌美颯、豐田技術中心等外資企業進行了宣貫,并組織外貿企業參加上級商務部門組織的多場RCEP線上宣貫活動。下一步將會同自貿區管委會、合作智庫等單位加大對區內重點企業的RCEP政策培訓,幫助企業運用RCEP原產地規則等,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六、兜底民生保障底線政策
 
  (二十三)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
 
  ?對接濱海新區公積金管理中心、區住建委了解提取公積金、償還公積金貸款、提高租房提取限額等相關政策,協助做好宣傳。
 
  (二十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全方位加大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對于確診病例中的社會救助對象和因家庭成員被隔離收治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依規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對于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收入下降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本區居民,及時納入臨時救助、低保等保障范圍。對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
 
  ?按照新區保供工作部署,高新區已制定《疫情期間濱海高新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預案》,成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按要求建立保供三級網格體系,與重點企業簽訂保供協議,時刻保持熱備狀態。對接轄區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建立生活必需品儲備監測機制,梳理形成保供服務明白紙,提供多家大型超市線上平臺采購服務信息,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提升供應效率。
 
  (二十五)統籌發展與安全
 
  ?印發《高新區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排查整治方案》,強化危化品、建筑施工、燃氣、孵化器等13個重點領域的排查整治。制定《高新區關于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15條措施》。持續開展重點時期領導帶隊督查和部門聯合檢查。制定《高新區關于強化重點時期重點領域安全防范進一步開展安全生產督導自查的工作方案》,成立綜合督導組和9個專業檢查組,開展重點時期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督導檢查。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濱海高新區出臺貫徹落實《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工作方案

2022-06-14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為加快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依托高新區企業服務專員制度,立即開展為期10天(6月7日-6月16日)的“送政策、收問題、解難題、穩主體”專項行動。各部門對照舉措清單,以最快速度給企業“送政策”,在6月16日之前,完成高新區3350家企業走訪,加強政策解讀、輔導和宣貫,推進行動方案落實、落細。開展“收問題”活動,制作問題收集清單,從企業經濟問題、經營發展問題、意見和建議三方面對企業面臨的困難或問題進行梳理,全面推動解決企業困難。
 
  《措施》共6個方面25項92條,主要包括全面落實國家財政政策、用足用好貨幣金融支持政策、穩投資促消費擴大內需、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政策、穩定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政策、兜牢民生保障底線等。
 
  一、全面落實國家財政政策
 
  (一)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擴圍政策
 
  ?繼續推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留抵退稅進度。對4、5月尚未申請退稅的納稅人,逐戶再次確認納稅人是否符合退稅條件,積極引導有意愿的納稅人辦理退稅。發揮青年質效服務團隊作用,推動大型企業以及預計新增的7個行業的留抵稅額退稅進度。對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加強宣傳和納稅輔導,合理引導大型企業自6月1日起申請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確保留抵退稅退得快、退得準、退得穩、退得好。
 
  ?進一步加強資金統籌力度,與稅務局加強配合,強化留抵退稅專項資金管理,做好庫款監測,嚴格落實庫款保障要求,統籌調度安排退稅資金,確保退稅資金需求,保障各項退稅工作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二)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并擴大支持范圍
 
  ?加強專項債項目統籌推動力度,督促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依照今年已下達專項債券限額根據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的目標統籌推動,依照市財政統一部署,對2022年專項債券項目實行全過程、穿透式監督管理。
 
  ?積極謀劃擴圍專項債儲備項目,做實前期準備、提升項目質量,深化發行方案,確保項目入庫和爭取債券額度。
 
  ?嚴格落實市財政下達全年專項債券額度,加快優化申報項目,做實項目準備、嚴格審核把關、規范申報程序,確保完成全年專項債券發行額度和進度目標。
 
  (三)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
 
  ?督促引導轄區內注冊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風險控制范圍內擴大對特定行業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配合銀行做好放款。
 
  ?鼓勵市場化融資擔保機構在區內注冊,督促企業在區內合規經營,對推出抗疫貸、復工復產貸、首貸易、轉貸易、定單貸、專精特新信貸等產品的融資擔保機構推薦市金融局申請獎勵。
 
  ?積極幫助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爭取相關費率補貼政策,解決業務開展中的困難,幫助融資擔保機構申請使用天津市融資擔保發展基金。
 
  ?建立區內“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
 
  (四)政府采購繼續向中小企業傾斜
 
  ?政府采購繼續向中小企業傾斜。根據全市政策調整情況,按要求及時完善落實相關舉措,確保面向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提高至10%—20%,且一般應按上限予以扣除。
 
  ?對高新區中小微企業首次認證的基礎三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對認證合同的60%予以計劃幫扶。
 
  ?200萬元以里的貨物和服務采購項目、400萬元以里的工程采購項目全面面向中小企業采購,超過上限的,預留該部分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4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
 
  (五)擴大實施社保費緩繳政策
 
  ?落實全市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符合緩繳條件的企業提出申請,填寫《特困行業企業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申請表》,社保經辦機構根據市場監管部門登記行業進行審核。
 
  ?積極與區人社局、區社保分中心配合,執行好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繼續鞏固企業繳費“網上辦”、個人繳費“掌上辦”工作成果,加大宣傳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推廣力度,努力讓各類“非接觸式”繳費渠道成為繳費人的首選項。
 
  (六)加大穩崗支持力度
 
  ?優化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根據國家、天津市部署,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大型企業按上年度企業及其職工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返還;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按90%比例返還。實行“免申即享”經辦模式,通過大數據比對方式篩選符合條件單位,公示后直接撥付用人單位。
 
  ?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按每人1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擴崗補助,同一畢業生在不同企業就業只發放一個企業,與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不重復享受,政策執行期限至今年底。積極探索“免申即享”經辦模式。
 
  二、用足用好貨幣金融支持政策
 
  (七)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
 
  ?加強高新區內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政策推廣和對接,通過銀企對接會、公眾號宣傳、雙萬雙服等多種形式進行政策推廣,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針對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加強應收賬款融資的推廣,與區內法人銀行連同建立白名單,支持企業簽發商業承兌匯票,鼓勵銀行予以貼現支持。
 
  ?面向中小微企業,深入推廣國家和天津市“信易貸”平臺,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通過平臺獲得金融機構信用貸款產品。
 
  ?通過服務專員平臺,每月定期與企業溝通,了解企業融資需求,并且及時與企業取得聯系,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八)支持企業掛牌上市
 
  ?做好濱海新區上市補貼資金政策宣講,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納入濱海新區上市企業庫,定期走訪跟進后備企業上市進程,及時了解困難和問題,協調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上市資金補貼,盡快將資金撥付到位。
 
  ?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根據企業上市前后不同階段累計給予資金獎勵。對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企業給予獎勵,并提供“一企一議”定制化服務。
 
  ?做好濱海新區上市補貼資金政策宣講,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納入濱海新區上市企業庫,定期走訪跟進后備企業上市進程,及時了解困難和問題,協調相關部門。
 
  三、穩投資促消費擴大內需
 
  (九)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
 
  ?“以函代證”保障“拿地即開工”。面向高新區產業項目,采取函證并行辦理。以建設單位自愿的方式,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過程中分別制發《前期工作意見函》、《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和《施工登記意見函》。建設單位依據有關函件即可展開用地、規劃、勘察、設計、評估、招標投標等前期工作,待相關條件齊備后即可提前開工建設,并在承諾時限內完成正式手續辦理。
 
  ?充分應用渤龍湖片區“區域能評”和“環境影響現狀評估成果”,簡化工程建設項目能評、環評審批手續。深入實施行政審批“一窗通辦”改革,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的標準化、透明化、同步化水平,實現建設、城管、環保、交通、水務、安監、公共事業、建筑從業八大領域和政務服務辦職責范圍內全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一窗通辦”。應用“以函代證”“容缺后補”“承諾制辦理”等便利化服務措施,加大項目支持服務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推行代辦服務3.0版,實施重點招商企業和項目“導辦、幫辦、代辦、兜辦”四辦機制,組建9個招商服務定向工作組,提前介入招商項目,為項目單位提供技術支撐和審批服務。
 
  ?聯合交底與聯合預審。各部門在項目簽訂投資協議后,立即對企業開展聯合交底,一次性提供企業辦理行政審批手續所需資料;在方案設計階段,提前介入、聯合審查,一次性提出專業意見和注意事項。依據該政策,有效避免了“反復提意見、反復改方案”的問題,提高了審批效率,對“拿地即開工”政策形成了良好的補充。
 
  ?《高新區規劃建設服務包》。在開展聯合交底的同時,為企業提供《高新區規劃建設服務包》,包含“規劃審批明白書”、“海綿城市明白書”、“臨時規劃條件”、“片區脫密控規”、“片區初勘報告”等政策、技術性文件,對審批要求進行一次性告知,并通過提供設計所需基礎資料,幫助企業提前開展工程設計工作。
 
  ?輔助策劃服務。進一步前置服務,針對性解決產業項目前期階段設計方案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可行性不強的問題。組織專業機構全面幫助企業開展前期設計,輔導企業優化拿地策劃方案,“帶策劃”進入評審供地程序。可提前了解企業訴求及生產工藝,預研項目安全、環保風險,優化選址位置,合理規劃布局,并加強畝均稅收、產出強度等經濟指標的管理,及時生成策劃建設方案,進一步輔助全委決策。
 
  ?地下管線數據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實現地下管線實時更新,為施工單位提供準確的地下管線圖紙指導施工,有助于保障城市地下管線安全運行,并提出免費為建設單位提供地下管線測繪全流程服務,加快項目落地速度,符合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配合津濰高鐵、京濱高鐵南端工程開展高新區段管線切改、高新區內與高鐵同步實施工程的策劃與實施,不斷提升濱海西站客運主樞紐地位,提升海洋科技苑的交通綜合配套能力。
 
  ?配合軌道交通Z2線一期工程建設,開展規劃調整、征地、管線切改、同步工程實施協調工作,提升渤龍湖科技園綜合交通配套能力。
 
  (十)擴大民間投資
 
  ?根據工信部的申報要求和濱海新區的具體工作規定,組織區內企業開展政策宣貫、企業通知、材料收集、形式初審、轉報上級部門等工作。
 
  ?根據工信部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申報要求(涉密),開展申報服務工作。
 
  ?根據工信部及市工信局對于專精特新企業的申報要求,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開展政策宣貫和企業申報工作。
 
  ?協助對接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銀行,重點服務國家高新等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
 
  ?支持區內銀行對科技企業進行融資,通過銀企對接會宣傳無形資產抵押貸款及其他融資支持產品,并且引導科技企業通過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等方式加大創新力度。
 
  ?全面開展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編制,通過調研摸清空置、閑置等土地情況與企業參與城市更新意愿,同步向企業宣介城市更新、工業上樓、新型產業用的、租賃性保障房等政策,鼓勵片區企業自我更新,提高片區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區域品質環境。同步開展城市更新實施方案編制,積極推進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項目,包括重點推動海洋片區環渤海建材市場提升改造,鼓勵社會資本引入新功能、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做好華苑環內停車綜合治理特許經營方式的調整工作,推動華苑竹苑路停車場、海洋寧海路停車樓市場化建設。
 
  (十一)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以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為載體和抓手,打造“科創中國”知識產權生態產業園;充分落實《天津高新區關于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和保護支持辦法》,助力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推動知識產權服務進企業。貫徹落實濱海新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完成“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重點產業園區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知識產權金融“一站式”服務基地等服務載體建設,打造知識產權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高新區企業提供專利技術轉移轉化服務等“家門口”式服務,促進專利成果轉化落地。
 
  ?開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高新區引進中關村“智融寶”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生態體系成功經驗,全力開展“濱海高新智融寶”業務,通過政府與市場風險共擔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融資難題;與銀行合作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推動設立知識產權天使投資基金;搭建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積極探索知識產權公開掛牌便捷交易模式,激勵企業開展知識產權交易,促進專利轉移轉化,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面推動濱海新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跟進優勢產業運營中心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知識產權托管等項目開展進度,落實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支持。
 
  ?打造檢驗機構聚集效應,采取“一對一”幫服模式,引領檢驗機構深入企業實際調研,了解企業所需,提升企業質量攻關,發展和完善更多高質量的企業持續提升產品質量。
 
  ?發展壯大商務秘書公司。研究制定《高新區商務秘書企業管理辦法》及配套的支持政策,進一步規范、優化、提升全區商務秘書公司服務標準,支持引導規范“地址托管免費服務”,同時為企業提供涵蓋企業成長全周期的高附加值服務。
 
  ?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帶領專家團隊入企普及商業秘密保護法律法規,提升企業認知,針對企業實際出具一企一冊診斷書,推動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基地。
 
  ?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工作,打擊嚴重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和侵害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做好政策措施審查工作,維護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支持科技企業培育。落實《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型企業梯度支持政策(“科企六條”)》,對首次通過認定、連續通過認定及外省市整體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未連續認定其后再次申報并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對首次通過評價的天津市瞪羚企業,在市級獎勵資金基礎上,高新區按市級財政撥付資金一定比例給予一次性獎勵。對通過評價的天津市科技領軍培育企業、通過評價的天津市科技領軍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對首次同時達到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研發投入強度5%以上的“雙五”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對首次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排行榜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用于支持企業市場拓展。
 
  ?支持載體孵化建設。充分落實《天津高新區關于加快孵化載體高質量發展的鼓勵辦法》、《關于天津濱海高新區建設運營各類雙創載體房租補貼實施細則》相關要求,提升載體對科技型企業服務能力。
 
  ?推進“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建設。逐步擴大企業創新積分應用場景,全面開展“科創積分貸”推廣應用,支持更多的企業憑積分獲得貸款。
 
  ?鞏固“創通票”支持模式。用好創通票政策工具,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和服務領域;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端建立“創通票”推廣平臺,利用公眾號文章、線上培訓等方式,實現直接有效地宣傳;繼續完善工作流程,高效做好各項服務包的發放、兌現等運營相關工作。
 
  (十二)促進平臺經濟健康規范發展
 
  ?探索實現以互聯網醫院為代表的數字平臺經濟“一企一證”改革工作。做好“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企業備案”等數字經濟相關市級權力事項下放承接工作。為數字經濟企業落戶高新區做好相關政務服務。
 
  ?降低平臺經濟參與者經營成本,引導平臺企業合理確定支付結算、平臺傭金等服務費用。
 
  ?依法高效處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爭議案件。就拖欠勞動報酬、違法超時加班以及變相收取保證金、押金等問題,加大勞動監察查處力度,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建立生活必需品保供體系。依據新區保供工作部署,高新區已制定《疫情期間濱海高新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預案》,成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按要求建立保供三級網格體系,與重點企業簽訂保供協議,時刻保持熱備狀態。對接轄區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建立生活必需品儲備監測機制,梳理形成保供服務明白紙,提供多家大型超市線上平臺采購服務信息,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提升供應效率。
 
  ?開展消費券發放活動。按照新區統一安排,將于2022年6月至10月分期發放覆蓋區內大型商超、大型餐飲、汽車4S店等業態的惠民消費券合計700萬元,以促進大宗商品消費,助力民生消費市場回暖,充分發揮平臺經濟刺激消費作用,拉動社零額恢復性增長。
 
  ?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2022年第20號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天津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濱海高新區)開發的內外貿一體化電商選品平臺——津品優選平臺(www.jmtb2c.com)針對高新區內所屬企業,于2023年底前免收企業平臺入駐費。平臺提供線上選品、交易對接、物流、海外倉、財務整合技術等一體化服務。
 
  ?圍繞信創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區內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組建信創各領域綜合性技術創新中心。
 
  ?鼓勵并協助區內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或平臺企業牽頭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等聯合創新平臺,打造創新產業鏈條,實現核心技術攻關。
 
  ?鼓勵并協助區內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創建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
 
  四、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政策
 
  (十三)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推動國家級風電葉片檢測、研發基地一期,天津環研科技有限公司屋面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重點雙碳項目建設。
 
  ?依托華能集團,加快推進整縣制屋頂光伏建設。
 
  ?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動力電池制造基地、光伏產業園、風電裝備制造園申報濱海新區主題園區;加快出臺高新區新能源產業專項政策。
 
  (十四)支持信創產業發展
 
  ?支持信創產業發展,加快建設“中國信創谷”,充分落實“中國信創谷九條”政策,對于產品新入選國家信創目錄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支持信創企業拓展軟件產品研發、應用遷移、適配測試、信息服務創新在金融、電力、通信、交通、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應用,每年組織評選10個信創應用示范項目,對于項目合同額高于500萬元的,按其項目合同額的5%,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用好規模100億元的信創產業基金,對基金、投資機構等在本辦法有效期內投資高新區信創企業和項目獲得的收益,退出時按其在高新區形成收益部分的3%給予資金獎勵。發布高新區第一批信創產業應用場景清單。
 
  ?發布高新區第一批信創產業應用場景清單,圍繞信創產業生態完善、信創產品推廣應用、信創產業創新服務3方面釋放場景機會,打造中國信息技術創新先行區。
 
  (十五)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加快建設京津冀特色“細胞谷”。支持“細胞谷”申報天津市產業主題園區和濱海新區主題園區;加快出臺《天津濱海高新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鼓勵辦法。
 
  (十六)支持新經濟服務業發展
 
  ?支持新經濟服務業發展,落實《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促進新經濟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辦法(暫行)》,支持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互聯網等平臺型企業(業務規模隨用戶增長擴大、收取平臺服務費用的企業)開放核心應用、內容等平臺能力,為開發者導入用戶、流量、接口、技術、產品推廣等資源。對平臺型企業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鼓勵電商企業集聚發展,對具有ICP(網站經營許可證)認證,經國家和本市認定的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和80萬元的獎勵。垂直化電商平臺、專業化網絡分銷平臺、創新網絡直播平臺類企業,按實繳注冊資本每滿1000萬元,給予20萬元電商投資獎勵,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五、穩定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政策
 
  (十七)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氣等成本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市級政策措施,嚴格落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實施“欠費不停供”政策,緩繳期內免收欠費滯納金。
 
  ?持續開展價格專項檢查,規范清理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行業不合理收費及轉供電不合理加價行為。研究開發轉供電價格監測軟件,將轉供電納入智慧監管體系。
 
  (十八)降低招投標成本
 
  ?在招投標領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險)替代現金繳納投標、履約、工程質量等保證金,鼓勵招標人對中小微企業投標人免除投標擔保。推行采用投標單位基本賬戶辦理保險保函代理保證金的方式,抑制圍標行為。
 
  (十九)推動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房屋租金
 
  ?2022年對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高新區國有房屋減免3—6個月租金。印發《關于高新區區管國有企業落實助企紓困房租減免政策的通知》,定期督導高新區國有企業落實租金減免情況,確保應享盡享。
 
  ?引導國有銀行對實行減免租金的承租人(國有平臺企業、國有企業等)提供優惠利率質押貸款,加大對流動資金和授信額度的支持。
 
  ?按照總局規定,對各類經營性房產業主在疫情期間為受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的,按實際減免月份或折扣比例,相應減免當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對不屬于規定減免對象的中小企業提出減免房租申請的,鼓勵國有企業本著互惠互利、友好協商、規范決策、共渡難關的原則,在能力可及范圍內給予必要幫扶。
 
  (二十)加大困難行業紓困支持力度
 
  ?梳理收到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名單,并且推送至新區金融局及相關金融機構,在新區金融指導下,整理匯總金融服務產品手冊。
 
  ?已摸排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大型餐飲、住宿等批零企業,將在高新區牽頭部門或新區商促局組織下,做好名單梳理推送工作
 
  ?摸排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制定信息登記表,排查、收集七小場所商戶(小食品經營及加工單位、小飯店、小熟食店)困難訴求,反饋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商戶訴求。
 
  ?做好星級酒店、智慧山等產業園區內文化演出單位的排查,摸排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名單。深化企業服務,及時了解市、區以及高新區針對文旅行業相關補貼和扶持政策,特別是減稅降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政策落實。引導智慧山做好企業服務,鼓勵其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做好綜合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減輕園區企業負擔,鼓勵其加大對園區企業的扶持和幫助。
 
  ?完成各個產業鏈鏈長重點企業的銀企對接,協調產業鏈主辦機構進行產品推廣,根據區域內企業特征,引導銀行進行產品創新,支持區域產業發展。
 
  (二十一)優化企業復工達產政策
 
  ?制定疫情嚴重時期濱海高新區應急物資中轉接駁方案,根據需要,限時啟動。
 
  ?對于進出天津市重點物資,配合新區商促局做好重點企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通行證工作,協助高新區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重點外貿企業(非制造型外貿企業)等相關企業,按相關規定向新區、市商務主管部門逐級申請重點企業運輸保障“白名單”企業。對于進出天津市內疫情防控區域的重點物資,已與市商務局建立對接機制,及時協助有需求的重點物資保供企業與市商務局對接,由市商務局與疫情防控區域所在區防疫指揮部對接。
 
  ?精準服務目前列入工信部白名單企業、市級白名單企業,動態監測企業在供應鏈、運輸物流、人員排產、融資需求、研發創新等方面的難點、堵點,確保企業生產安全平穩。
 
  ?開展天津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指引要點傳達及宣貫,指導企業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到人、物料、環境同防,并指導具備條件的企業制定發生疫情時閉環生產應急方案。聚焦信創、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鏈,圍繞供應鏈、運輸物流、融資需求、應用推廣等方面開展撮合對接。
 
  ?在發生疫情時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閉環生產,保障其穩定生產,為有需求的企業復工返崗員工提供“點對點”包車運輸,解決生產企業用工困難。
 
  ?根據市指、區指關于企業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及時更新、制定、下發高新區工業企業疫情防控通知、工作指引,明確企業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發生本土疫情時,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協調企業配合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落實人員管控、核酸檢測、封閉管理等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防治疫情蔓延,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協助有需求企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確保醫療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政府儲備物資、郵政快遞等國計民生物品運輸暢通無阻。
 
  (二十二)積極吸引外商投資
 
  ?組織外資企業參加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指南培訓,鼓勵外資企業申報。
 
  ?就外資企業辦理進口自用設備免稅手續,積極協助企業對接市商務局,并及時為企業辦理“進口自用設備免稅手續”所需《外商投資(公司/合伙企業)初始報告回執》或《外商投資(公司/合伙企業)變更報告回執》。
 
  ?積極服務對接外資企業,宣講天津市綜合性技術創新中心、天津市企業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申報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推動外資企業建設各類研發平臺,推進外資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與天津海關、自貿區前期點對點對津村制藥、三美電機、富通、歌美颯、豐田技術中心等外資企業進行了宣貫,并組織外貿企業參加上級商務部門組織的多場RCEP線上宣貫活動。下一步將會同自貿區管委會、合作智庫等單位加大對區內重點企業的RCEP政策培訓,幫助企業運用RCEP原產地規則等,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六、兜底民生保障底線政策
 
  (二十三)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
 
  ?對接濱海新區公積金管理中心、區住建委了解提取公積金、償還公積金貸款、提高租房提取限額等相關政策,協助做好宣傳。
 
  (二十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全方位加大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對于確診病例中的社會救助對象和因家庭成員被隔離收治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依規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對于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收入下降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本區居民,及時納入臨時救助、低保等保障范圍。對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
 
  ?按照新區保供工作部署,高新區已制定《疫情期間濱海高新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預案》,成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按要求建立保供三級網格體系,與重點企業簽訂保供協議,時刻保持熱備狀態。對接轄區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建立生活必需品儲備監測機制,梳理形成保供服務明白紙,提供多家大型超市線上平臺采購服務信息,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提升供應效率。
 
  (二十五)統籌發展與安全
 
  ?印發《高新區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排查整治方案》,強化危化品、建筑施工、燃氣、孵化器等13個重點領域的排查整治。制定《高新區關于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15條措施》。持續開展重點時期領導帶隊督查和部門聯合檢查。制定《高新區關于強化重點時期重點領域安全防范進一步開展安全生產督導自查的工作方案》,成立綜合督導組和9個專業檢查組,開展重點時期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督導檢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分宜县| 德兴市| 宁强县| 鄄城县| 阜宁县| 漳平市| 乌鲁木齐县| 柳河县| 普宁市| 麻阳| 扬州市| 滕州市| 汝州市| 革吉县| 民乐县| 略阳县| 都江堰市| 怀远县| 健康| 陕西省| 海门市| 津南区| 大兴区| 大安市| 晋江市| 无棣县| 虹口区| 岱山县| 瑞昌市| 钟山县| 合江县| 沁源县| 堆龙德庆县| 泌阳县| 乌兰察布市| 丁青县| 阜平县| 蓬莱市| 金坛市|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