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溧陽高新區:打造千億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7-16 點擊:次
日前,江蘇省溧陽高新區與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揭牌成立科教融合實踐基地。該基地將與江蘇華鵬變壓器有限公司等動力電池領域企業合作,聯接企業創新資源與高校科研優勢,面向園區動力電池領域企業需求,打造集實踐教學、成果轉化、人才孵化于一體的交流平臺,推動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加速融合。
該基地成立是溧陽高新區動力電池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溧陽高新區聚焦新能源賽道,以科技人才為支撐,以高科技含量項目為抓手,從無到有、由弱到強,打造千億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2024年,高新區動力電池產業全口徑產量超100吉瓦時,同比增長15.2%,分別占全球總量的10.9%、全國總量的14.4%、全省總量的38.7%,成為溧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平臺聚集資源
溧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充分依靠科技人才、高端科創平臺,推動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是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提升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多年來,溧陽高新區以打造“生態創新地、綠色動力城”為遠期愿景,以“創成國高新、邁向科產城”為近期目標,大力實施“科技興區”戰略,著力推進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瞄準產業新賽道,高新區積極探索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路徑,全力打造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縣域樣板。
以動力電池產業為支點,引導創新資源集聚,共建高端創新平臺,持續做大特色主導產業,是溧陽高新區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有效做法。
溧陽高新區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建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兩家高能級科創平臺,打破傳統體制機制,聚焦“原始創新、技術培育、工程放大、產業孵化”全鏈條發展,實行公司化運營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服務企業客戶超600家,已孵化落地掌握固態電池、硅負極材料等未來技術的初創企業18家,企業估值超50億元。
當前,溧陽高新區依托在電動化階段積累的堅實基礎,堅持深耕新賽道,進一步增強在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下一代電池領域的技術策源能力,并向電動運載裝備領域縱向快速延伸。
如今,溧陽高新區以寧德時代、上汽集團為龍頭構建起鏈式發展格局,吸引超100家上下游企業集聚,涵蓋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裝備制造等全產業鏈環節,產業鏈完整度達97%,形成國內最完備、產出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來,溧陽高新區突出產業創新需求,以東南大學溧陽研究院、江蘇智能無人裝備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等高端科創平臺為支撐,重點打造智慧能源網、智能運載網和零碳場景創新中心的“兩網一中心”場景創新體系。
其中,智慧能源網以“鋰享小鎮”為核心載體,建設包含分布式光伏、蓄冷蓄熱、新型儲能、光儲充檢一體化電站、光伏道路等應用場景,并與萬畝集中式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燈塔工廠”等工業場景串聯,集中展示鈉離子、半固態儲能、超級液冷充電等溧陽高新區本地產業鏈的新產品、新技術。
場景催化創新
自主“發電”的道路、為辦公大樓供電的光伏球場、調節建筑溫度的“水箱”……一大批新技術、新應用,在溧陽高新區的應用場景中“拔節生長”,展現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內生動力,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價值實現,而場景則是牽引兩者深度融合的關鍵載體。”江蘇省溧陽高新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孔耀說。
如今,在溧陽高新區,場景創新已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之源。例如,在智慧能源場景下,江蘇華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華朋集團”)正在以場景創新帶動產品迭代。由該公司研發的分體式儲能柜將智慧能源與光伏儲能深度融合,成為該公司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的標志性產品。它集成了領先技術成果,具有多機并聯功能,可實時監控并響應電網狀態,能夠適應不同場景需求。
江蘇華朋集團設計處處長趙文俊說,場景創新倒逼企業轉型,公司持續優化能量管理系統和儲能變流器技術,贏得了羅馬尼亞等國家客戶青睞,目前公司正朝著打造亞洲最大儲能工廠的目標邁進。
場景創新還為下游企業的科研成果提供試驗和驗證環境,促進成果快速轉化,讓產品快速推向市場。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售前技術工程師汪善寶介紹,公司的電池包技術應用于江蘇華朋集團的分體式儲能柜中。
東南大學溧陽研究院院長助理錢俊良認為,場景創新是產學研用一體化理念的全面實踐,有效打通了從科研到產業的“最后一公里”。現實場景為高技術產品提供了試驗場地,為企業開拓了市場,也為科研人員指明了方向。
眼下,東南大學溧陽研究院正通過自主開發的智慧園區能碳管理系統,將企業與園區串聯起來,從場景創新出發,加速開發新能源消納、企業應急保供電、電能質量治理、新能源運行安全預警、新型電力系統檢測等新技術。
同時,溧陽高新區聯合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等本地企業,積極開展移動儲能車、移動光伏車的技術路線研究和落地示范,致力于為溧陽新能源和智能電網產業發展再添新增量。
“下一步,溧陽高新區將持續完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全鏈條服務體系,緊扣園區創新企業的發展需求,以知識產權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搭建知識產權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渠道,為企業創新注入更強勁的‘知產動力’。”溧陽高新區科技局局長朱靜表示。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