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經開區迎重磅政策,下一步重點有哪些?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5-30 點擊:次
作為我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陣地,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迎來重磅政策支持。《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近日發布,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強化要素保障等四方面,推出16條相關舉措。
“招商引資是國家級經開區的主要功能和職責。”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在5月27日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國家級經開區是外貿外資的“第一梯隊”,是“投資中國”的優先選擇,也是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平臺。
他介紹,目前,在全部的232個國家級經開區中,共有外資企業超過6萬家,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9.9萬家;2024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272億美元,進出口10.7萬億元人民幣,分別占全國的23.4%和24.5%。
例如,蘇州工業園吸收外資居全國經開區首位,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達到了20億美元;再如海南省的楊浦經開區,在海南自貿港設立后,吸引外資快速增長,2024年吸引外資是自貿港成立當年(2018年)的13倍。進出口前10位的經開區中,既有位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也有位于江蘇昆山、浙江義烏等縣級市的,比如昆山經開區進出口規模2024年達到5700多億元人民幣,外向型、開放型經濟的特色十分顯著。
凌激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經濟實力和綜合配套優勢顯著增強。一大批國內外企業在國家級經開區投資興業、創新創業,其中既有行業龍頭,也有“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已經逐步形成了規模龐大、分工明晰、配套齊全的產業體系,覆蓋了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汽車、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目前,經開區里的各類經營主體已經超過了490萬家,其中包括7.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8.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研發機構超過1.5萬家。2024年,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9萬億元人民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等“四上”企業吸納的就業超過2400萬人。
“主動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帶動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建設。國家級經開區立足比較優勢,加強產業轉移承接、園區合作共建,拓展了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腹地,增強了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動力。”凌激介紹,2024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5萬億元人民幣和工業生產總值3.73萬億元人民幣,分別達到了東部地區經開區的67%和74%。同時,眾多國家級經開區積極援疆援藏援邊,為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創新優化管理體制,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國家級經開區持續建設市場化、專業化、精簡高效的選人用人、運營管理、招商引資等體制機制。目前,約60%的國家級經開區內設機構數量不超過10個,可為企業提供全流程、高質量的便捷政務服務。同時,國家級經開區與區內的30多個自貿試驗區的片區和60多家綜合保稅區聯動發展,具有開放平臺的疊加優勢,形成了要素流動、權益保護、市場秩序等多方面的制度創新成果。
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牽頭協調落實《工作方案》各項政策舉措,推動各地各部門研究出臺配套措施,在要素保障、安排改革試點任務、下放經濟管理審批權限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二是持續打造“投資中國—選擇經開”品牌,支持國家級經開區積極探索實踐,提高招商質效,拓展外資來源,促進在華外資企業再投資。三是指導國家級經開區進一步建立權責清晰、規范高效的現代開發區管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市場化運作水平;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全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