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 “十強”優勢產業集群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山東8部門發文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31 點擊:次
日前,山東省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成立“十強”優勢產業集群產教融合共同體的通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原文件)?,F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Q:
一、為什么要組建產教融合共同體?
A:
一方面,國家有部署。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創新提出了建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制度設計。山東省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試點省份,部省共同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建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其中一項重點改革任務。另一方面,自身有需求。山東是國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和培育壯大新動能并舉,協同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隊伍。產業有需求,教育有行動。對接“十強”優勢產業集群建設產教融合共同體,將推動職業教育與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相同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相匹配,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為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與人才支撐。
Q:
二、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定位是什么?
A:
建設產教融合共同體,既是教育政策,也是產業發展舉措,其核心在于推進教育資源與重大產業布局戰略匹配,統籌產教資源、對接產教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支撐產教發展。全省統籌、跨界整合、跨區域聯合,集聚職業院校、本科高校、重點企業、科研機構等資源,產教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供需匹配,打造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Q:
三、產教融合共同體如何設立?
A:
一方面,自上而下,總體規劃。山東省8部門聯合研究,提出了共同體的功能定位、運行機制和重點任務,并在建設規劃中明確了每個共同體的牽頭單位,列出了培養方向和技術轉化主攻領域。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創新實施。《通知》留出了充足的實踐創新空間,共同體基于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制訂建設方案,設計“自選動作”,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報省教育廳和省發展改革委備案后,創新性開展工作。
Q:
四、產教融合共同體如何運行?
A:
共同體采取行業指導、校企牽頭、多元參與、實體化運行的模式,可以采用設置專門機構、注冊獨立法人社團、成立非獨立法人聯盟、依托院?;蚱髽I建立運行機構等方式。重在發揮好三個方面的積極性:一是行業主管部門,發揮協調推動和公共服務職能,研究制定支持政策,設計引導項目,搭建信息平臺,協調解決產教對接中的堵點難點問題;二是牽頭單位,研究制定共同體章程和相關管理制度,明確職能機構和專職人員,加強經費支持和條件保障,牽引產教資源全方位融合;三是參與單位,開放資源、對接需求,實質性參與共同體建設。
Q:
五、產教融合共同體有什么特點?
A:
共同體是行業性產教融合的制度設計,把教育與行業綁定在一起。一是行業指導,行業主管部門指導制定建設方案,對共同體建設提供全程式協調推動;二是多元參與,由高水平大學和職業院校以及領軍企業、“鏈主”企業牽頭,吸納相關領域的院校、院所和重點企業、社會組織參加;三是整體聯動,全要素整合產教資源,全方位深化產教融合,全鏈條式助力產業和教育發展,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聯合開展產教布局優化、急需人才培養、短板技術攻關;四是信息支撐,搭建產教融合信息平臺,匯聚產業信息、教育信息以及共同體各主體的供給和需求信息,實現多元主體實時互動交流;五是項目承載,開發設計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職業培訓、技術創新等一系列產教對接項目,確保實質性參與、實質性受益。
Q:
六、產教融合共同體如何支持產業發展?
A:
共同體以教促產,為行業進步、產業轉型裝上“職教引擎”。一是拓展企業發展的可用資源,建設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技術轉化與創新平臺、員工生涯發展與職業體驗中心等,為企業發展提供外包式、專業化服務。二是助力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面向共同體內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繼續教育,開發“短平快”的培訓項目和培訓資源,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共享員工”培訓服務,提升企業員工的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三是促進技術創新與技術轉移,企業出題、院校答題,打造以科技研發和轉化為核心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鏈條。四是伴隨企業“走出去”,教隨產出、產教同行,在“一帶一路”沿線組建海外職業技術學院和辦學點,培養培訓滿足當地發展和中資企業需求的本土技術技能人才。
Q:
七、產教融合共同體如何服務職業教育發展?
A:
共同體以產助教,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升級、技術變革相同步,增強適應性。一是引導專業調整,共同體定期發布產業發展報告、人才隊伍建設報告和教育發展報告以及人才就業狀況和需求預測,為職業院校動態調整優化專業布局提供依據。二是提升人才培養能級,建設現場工程師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開發教學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評價標準以及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踐能力項目,在適合長學制培養的領域開展中職與本科“3+4”、高職與本科“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高職院校、職業本科院校與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聯合培養職業教育本科生、專業碩士。三是賦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設行業性技能拔尖人才庫,設立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機制,開發具有行業特色的師德師風教育資源和涵養基地。
Q:
八、產教融合共同體有什么支持政策?
A:
一是享受“金融+財政+土地+信用”激勵措施等相應的產教融合優惠政策;二是行業主管部門基于共同體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支持政策;三是省教育廳等有關部門將在項目、經費、政策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